15.2 加速的歷史與瀕危的地球

審視近百年來的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及環境變化,其規模與速度超過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變遷的速度太快,快到世界上政治領導者無法及時因應、制定對策;而變遷的規模之大,已經明顯彰顯在人類發展與環境承載能力(carrying capacity)之間的尖銳衝突之中。

世界經濟的規模在1950年的產出值大約是四兆美元,45年後,1995的產出規模達二十兆。從1985∼1995,產出值增加四兆美元(以1987的美元價值為準),相當於從有文明以來至1950的總產值。東亞地區新興國發展尤其驚人,包括中華民國在內,近廿多年來,保持8%上下的年成長率;1991∼1995中國大陸的經濟規模擴充了57%,換言之,五年內,有十二億中國人平均富裕了將近60%(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95)。這種以幾何級數成長,每十餘年加倍的發展,被Worldwatch Institute 的主任Brown稱為「歷史加速」(Brown, 1996)。

另方面,人口自五O年代以來,已經加倍,糧食需求量增加成三倍、海產消耗是當年的四倍、水量三倍、牛羊等畜產三倍、木材兩倍、紙張量六倍、化石燃料消耗量四倍,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當年四倍(Brown, 1996)。人口增長及伴隨的經濟發展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甚而可能超過了自然系統的承載能量,生態結構因而受損,種種徵象處處顯現,例如漁獲銳減、地下水面下降、森林消失、土壤流失、湖泊乾涸(如中國大陸近年之圍湖造田)、物種絕滅。

漁獵農耕時期,人類從自然界取得的資源,如同從巨額存款中取一些利息來花用,只要本金在,利息可以生生不息,永續利用,而目前的狀況,則像一個敗家子,揮霍過度,用完利息還不夠,開始動用本金,遲早坐吃山空,換言之,自五O年代以來,一個接一個國家,越過了那條「可續利用」的界線,開始吃老本了。

1989年海洋漁撈似乎已達海洋承載的極限--每年一億噸。十五個主要漁業國中有十三個漁獲量開始下跌,各地漁權糾紛不斷(Brown, 1996),圖15-2也難怪台灣的遠洋漁船常被扣押指控。陸地上也好不到那裡,水資源的爭奪、土壤的流失、地下水位下降,處處可見。中國大陸的黃河,每年枯水期斷流數月,圖15-3唐詩上說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有時不復可見,從入海口以上數百里的河灘上,黃沙滾滾,無水可流。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也經常消失在亞歷桑納州的沙漠中,永遠到不了目的地--加利褔尼亞灣。孟加拉則抗議印度過度汲用恆河的水,使得身處下游的孟加拉,水源不足,望河床興歎!

為供應歐美及東北亞的木材用量,東南亞的森林大片砍伐,整批外銷,目前非洲與亞馬遜流域也加入了行列。全球穀物產量,從1950的六億多噸增長到1990年代的十六億噸後,出現停滯,不再增長(圖15-2)而全球的人均年穀量也從80年代顛峰值340公斤逐年下跌,到1995年的290公斤(圖15-3)(美國農業部資料)。


<回地科教室> <往上一節><往下一節>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