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都是巴西惹的禍嗎?

巴西亞馬遜區的大規模移民與開發,造成了史無前例的森林消退,一時成為世界環保人士眾矢之的。然而,都是巴西的錯嗎?探討這個問題,應該追究背後更深一層的全球社會經濟的驅動因素。

故事要從1970年以來的石油危機說起,1970年一桶原油離岸價格1.3美元,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漲價後,1974年每桶原油達10.72美元,漲到最高時,1980年每桶28.67美元。石油漲價的結果是把西方工業國家大量的財富轉移到石油輸出國,這些國家又把「石油錢」存入北美、歐洲的大銀行。這些大銀行再把錢借貸給包括巴西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以支應這些國家七O年代以來經濟建設、工業發展、現代化所急需的資本。然而,七O、八O年代,利率飛漲、借貸國家外債沈重,只有再度借債,來進行農業現代化,希圖增加穀物、可可、糖、咖啡等出口,來支付利息及外債,奈何農產品增產後,國際市場價格下跌,出口所得仍是入不敷出。巴西等國家,跌陷在這麼一個以債養債,高通貨膨脹,惡性循環之中。全世界有足夠的農產品,但是農業生產國,如巴西,仍在貧窮之中掙扎,只有繼續剝削大自然求存了。

七O年代中,又由於咖啡價格的波動性,高人力密集性,及高風險性,巴西的農產業大宗逐步由咖啡等轉向大豆。種植大豆的面積從1970年20萬公頃增長到1985年的250萬公頃(圖12-8圖12-8),而耕種方式也從小農經營轉成大規模的商業化、機械化農場。機械化之後,農村的剩餘勞力轉入城鎮,投入工業部門,造成人口遷移的反向迴流,當然,其中也有一部份走向蠻荒,投身到森林開發的新前線-Rond(nia去了。

由上述巴西的例子來看,土地利用及地表變遷的因素眾多,當地的人口、氣候、社會、經濟狀況及國家政策固然重要,背後的歷史機緣,國際的政經背景可能才是更重要的驅動力。追根究柢,這些以全球為背景的政經驅動力,造成了開發中國家大面積的土地利用與地表變遷,又造成了地球體系的環境變遷。將來無論是全球暖化,或是為了避免全球暖化而進行的環保措施(如抑制CO2排放,保護森林、生物多樣化公約)及經貿制裁,必將回過頭來,再度影響到各國家的土地利用的方式、變化的規模與速率。


<回地科教室> <往上一節><往下一節>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