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土地利用對地表造成的變化

由西元1700迄1980中期,近二百年間,全球最大的地表變遷是農耕地的增加,增加的幅度為392%∼466%,相當於一個阿根廷或是整個南美洲,代價是大片森林、草地與溼地的消失(Richards, 1990)。舉例言之,北美洲的Iowa,Illinois等州,一千年前是密西西比河上游溼地,現在沃野千里,是全球最主要的小麥、玉米的穀倉,其中並點綴著支加哥等大型都會城市。

自有農業活動以來,根據估計,全球的林地面積縮減了15%。目前,西方國家的林地面積逐漸增加,耕作面積減少;而熱帶地區則因砍伐、耕作及畜牧等而森林銳減(deforestation);這一增一減之間,全球森林以每年十至二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銳減(Williams, 1994)。草地面積在過去三百年來只減少了10%,這是因為雖然不少草地開發成農地,但同時又有許多森林遭砍伐後變成草地。濕地面積的減少頗難估計,大概有數百萬平方公里。都市化及市鎮發展等大約佔據了約四百萬平方公里的面積(Douglas, 1994)。

工業革命以來,迄十九世紀末葉,地表變遷區域集中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圖12-2溫帶森林遭大規模之砍伐,但二十世紀以來,造林的結果,使北美及歐洲許多地方又恢復舊觀,而二十世紀後半葉,熱帶地區的地表景觀大幅改變,耕地、牧草地擴張,森林消失,變化速率非常驚人(圖12-2)。

地表覆蓋變遷的重要影響之一是生物種的絕滅。著名生物學家Wilson (1992)估計因熱帶森林銳減而導致每年有二萬七千生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的銳減不只是生物種的銳減而已,它更代表了不同階層(地景、生態系、物種、基因)的消亡,以及相關的各種結構、功能及過程的崩解(詳見第十三章)。


<回地科教室> <往上一節><往下一節>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