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9-6

9.5 海水面會繼續上升嗎?

過去一百年來,全球平均海水面上升約十四公分。同時期中,平均氣溫上升了0.6℃,大氣中CO2濃度及CH4濃度也都上升了。這三者是否相關連呢?溫室氣體增加是否已造成全球暖化,造成冰川融化,導致海水面上升呢?

歐洲及冰島的谷地冰川(valley glaciers)的後撤歷程(圖9-6)似乎呼應了這個說法;從十九世紀末,這些谷地冰川向後撤退了數百米到三千米不等。

此外,全球暖化也使得海水變暖,水的熱脹冷縮也表現在海水面的上升趨勢中,目前已知,1995年可能是近百年來最熱的一年,圖9-7由TOPEX/POSEIDON衛星所量測的1993∼1995年海水面上漲幅度,表現了與海水表面溫度一致上升的趨勢(圖9-7)。

圖9-8

除了冰川效應外,還有人為干擾水循環所產生的影響。在許多河川與谷地,人類建立了大型水壩,蓄積淡水,大面積的水面也造就了高蒸發量,這些蒸發的水,最終的歸宿是大海。另方面,大量抽取地下水的結果,使原來藏身於地下泥沙孔隙間的水份被汲取出來,投身大海。學者估算,過去100年來,人為用水使海面上升約12公分(Sahagian et al., 1994),這個數字,相當接近於估測的總上升量的14公分了。

有人估計,到2030年時,海水面將比現在高18公分,到2070年時,高出44公分,到2100年,則高達58公分(圖9-8a)(Warrick and Rahman, 1992)。

全球暖化似乎會造成南極洲及格陵蘭地區冰川融化,而導致海水面上升,這是很自然的直覺的想法,然而,實情是如此嗎?相反的,有些學者認為,溫度上升可能反而使兩極的冰原增長,使海水面下降,由南極冰岩心的研究示,在過去15萬年中,極區上空的氣溫越高,降雪量越大(圖9-9圖9-9)(Lovius et al., 1989),這是因為,當對流層下層的溫度上升,大氣中的水汽含量會增加,當此潮溼的熱空氣傳輸到高緯帶的南極和格陵蘭,遇冷即降成雪,堆積而造成冰川擴張。圖9-9顯示,上次間冰期(12萬5千年前)及全新世間冰期(近一萬年),降雪量都是最高的。

近三十年的實地野外觀測及近十年的衛星影象也都顯示,儘管近十年有全球增溫的現象,南極冰帽的覆蓋面積似乎有增無減(Jacobs, 1992)。若這些觀察是對的,則過去百年來海水面的上升要歸咎於谷地冰川的融化,海水水溫上升的熱脹效果及人類抽取的地下水而排放入海所致。


<回地科教室> <往上一節><往下一節>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