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長期海水面變遷對海岸的影響

近兩萬年來的海水面上升120公尺,其對海岸地帶的衝擊十分巨大。18000年前,河川的侵蝕基準面比現今要低120公尺,河口地區的坡度較今為陡,現今廣闊的大陸棚大多出露為陸(現今水面下的大陸棚海底地形尚可顯露出許多河川延伸的沈溺河谷),由內陸及三角洲(及現今大陸棚)攜來的沈積物,直接傾入大陸坡等較深的海底。

海水面上升之後,許多原來的河谷變成小海灣,河川的坡度緩,沈積物不再傾倒入海,而在海灣及河口的位置開始堆積、淤塞。著名的希腊故事,在伊利亞德(Iliad)時代(公元前1317年),特洛伊(Troy)是一個海港,兵臨城下的阿奇里斯(Achilles),將屠城木馬從泊在岸邊的船隻拖到城邊;那時候海水只在特洛伊城外咫尺之遙;而現今特洛伊已是一個離海6公里的「內地」城市了。

台灣西部屬隆升海岸,長期以來呈海岸堆積的現象。公元1661年,鄭成功率兵從鹿耳門(今台南安平區)攻打荷蘭人,船開到禾寮港(今台南赤崁一帶)的位置。荷蘭人建「安平古堡」時,海浪花打在古堡邊;三百年後的今年,海岸線已在5公里之外。

台北也有類似的情況,如今離海甚遠的萬華,原名艋舺,原有通海之利。1697年來台採硫的郁永和《裨海紀遊》記載,由淡水入港,初「水道甚隘」,過「甘答門」後,「水忽廣,為大湖渺無涯涘,行數十里」,地質學者曾估計,當時水深約五公尺,海船可上行五公里,(林朝棨,1957)水路可達今天的三重、板橋、新莊,「湖中可泊大船數百,為通商之利」,這樣的湖灣河港到百多年後的嘉慶年間才因淤塞而消失(尹章義,1980)。

許多古代著名的海港城市都難逃淤塞的命運,海水面上漲的長期趨勢及其所造成的長期效應,事實上主宰了這些海港城市的命運,佈置了一幕幕由繁華而沒落的自然背景。《神仙傳》記載「麻姑謂王方平曰:自接待以來,見東海三變為桑田」,此之謂歟?


<回地科教室> <往上一節><往下一節>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