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影地質圖簡介
在一幅地質圖中,傳統上是以等高線來表現地形起伏。其缺點是增加了圖幅的複雜程度,但地形上的表現仍不足。若能利用DTM以繪影(Shading)的技術來表現,則可將複雜的等高線轉換為具有立體視覺效果的地質圖。如此一來,不但有助於使用者快速地瞭解一地區的地形起伏,亦可供瞭解特殊岩性或地質構造與地形特性間的關係。
繪影地質圖原理
數值地形的彩繪明暗製圖及應用(地工技術,第56期)
繪影地質圖製作方式一
以三維透視程式將平面地質圖以貼圖(Draping)的方式套繪在DTM所代表的地形表面上,以垂線方向向下俯視,並選擇平行投影(Parallel projection)繪出
貼圖程式下載 IMG3D32_SHADE.EXE
程式執行範例
Input DTM file name(.GRD or .IMG) : DTM.IMG輸入數值地形檔案,並紀錄其長寬網格數Input image file name(.BMP or .TGA) : MEINON_GEOMAP.TGA輸入地質圖影像檔,其座標範圍及影像長寬像素值應與DTM相同Output 3D image file name(.BMP) : GEOSHADE.BMP輸出成果檔檔名ENTER Z_ENLARGE FACTOR(CR=2.) : 2定義3d成果圖垂直誇張倍數,內定值為2倍ENTER Z_LOW(CR=ZMIN) : (enter)定義最低高度值,內定值為數值地形中最低高度ENTER VIEW DIRECTION(BEARING, PLUNGE, CR=225,45) : 180, 90定義觀看視線方向及角度,方位角180度,俯角90度,垂線向下俯視ENTER EYE DISTANCE AND FOCUS(CR=9999,9999) : (enter)定義觀看距離與焦距,內定值為無限遠處Input Sun Position Vertor(BEARING, PLUNGE) (CR=270,30) : (enter)定義太陽方向及角度,方位角270度,俯角30度PLOT Axis or NOT(Y/N, CR=N) : (enter)成果圖有無座標軸,內定值為無座標軸ENTER DESIRED OUTPUT IMAGE DPI(CR=100) : (enter)定義輸出影像檔解析度,內定值為100 DPI
繪影地質圖製作方式二
將平面地質圖與灰階的地形明暗圖(Shading map)在影像處理軟體中選擇適當的透明度套疊即可。
灰階地形明暗圖程式下載 SHADE32_GRAY.EXE
程式執行範例
Input DTM file name(.GRD or .IMG) : TWDTM.IMG輸入數值地形檔案Output DTM file name(.BMP) : TWSHADE.BMP輸出成果檔檔名Input Sun Position Vertor(BEARING, PLUNGE) (CR=270,30) : (enter)定義太陽方向及角度,方位角270度,俯角30度Input MIN,MED & MAX Elevation for Color(CR=0,250,5000) : (enter)定義顏色值內插之低中高三組高程值Select additional Output ID(CR=0) : (enter)定義圖框等相關設定
製圖過程
1. 在Mapinfo中開啟地質圖及灰階地形明暗圖,分別以相同Layout顯示,並分別儲存視窗為影像檔 2. 在Photoshop中開啟地質圖與灰階地形明暗圖之影像檔,將兩圖層套疊並將地質圖影像調成半透明,即可完成繪影地質圖。
繪影地質圖製作技巧
前處理為使地形影像更加柔和,可先對數值地形模型做低通濾波處理。 後處理製成的繪影地質圖可進一步以影像處理軟體進行對比及飽和度加強,得到效果更好的影像。亦可在地理資訊系統或其他繪圖軟體內增加圖例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