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計畫摘要 / 計畫簡介 / 基本資料 / 海岸變遷 / 溝谷變遷 / 崩塌狀況 / 山坡穩定 ]

[ 復原策略 / 工程技術 / 填土方案 / 結論建議 / 參考文獻 / 虛擬實境 / 相關網站 / 附錄 ]


第四章 侵蝕溝現況及變遷

 

4.1侵蝕溝現況

為了解林口台地向侵蝕溝現狀,本研究採用地理資訊系統配合衛星影像及土地利用圖層等,並配合現地勘查來進行侵蝕溝現況分析。使用的影像為民國83年10月2日的SPOT衛星影像,土地利用圖層則為內政部土地利用圖層。

在台地北側的侵蝕溝部份,由於受到人為開發影響,溪谷中或多或少均有人工建築存在,尤其以林口溪中下游及紅水仙溪下游最為明顯。其他如嘉寶溪、後坑溪、瑞樹坑溪及寶斗溪的下游,亦有零星人為開發,在嘉寶溪下游甚至有高爾夫球場的開挖。

台地東側的侵蝕溝,由於緊鄰大台北地區,溪谷中的開發自是比其他的侵蝕溝快速與密集。觀音坑溪、五股坑溪及水礁寮溪上、中、下游均已明顯的開發,下游沖積扇的都市開發更已是和大台北相連。

台地南側及西側的侵蝕溝,因為上游部份相當靠近林口新市鎮,南崁溪的上游甚至就是由市區中流出,因此這部份的侵蝕溝周遭開發亦相當嚴重,河道上游亦有回填的現象。也因為人文的積極開發,在坑子溪及南崁溪旁更有數個高爾夫球場的興建。

綜觀整個林口台地,除了數條台地北側的侵蝕溝上游較無人為開發外,如紅水仙溪及寶斗溪,其餘受都市開發、休閒設施的興建等人為活動影響,大部份的侵蝕溝均未能保持原來的型態。

 

 

4.2 變遷情形

4.2.1 林口台地各溪溝河道變遷情形

林口台地頂部為一近似梯形的平坦地形面,為了解台地邊緣各侵蝕溝的變化情形,本研究利用不同年份的像本基本圖配合地理資訊系統,對於林口台地區域的各個河道進行數化的工作。影像資料包括三個年份,即民國八十三年、六十七年的五千分之一比例尺像片基本圖及民國十四年五萬分之一比例尺地形圖,像片基本圖。所採用的地理資訊系統為MapInfo套裝軟體。

在林口台地北側部份,吾人發現林口溪下游、中游及上游河道均有明顯的變化。民國十四年時,林口溪下游分叉為兩條河道而出海,至民國八十三年則由單一河道出海。另外在中游的河道於這七十年內則向南移動約一百公尺。上游的變化則是於民國八十三年已明顯可見兩個源頭(圖4-1標號1處),而在圖4-1上可見民國六十七年至八十三年間,河流源頭似退縮近800公尺的情形是為像片基本圖製圖時的差異。另一方面,由於周遭高爾夫球場的開挖,亦使得某部份的支流長度縮短。其他在嘉寶溪及寶斗溪亦可見中游部份河道向南變動的情形,河道擺動的幅度最大約有100公尺。瑞樹坑溪除在中下游河道有小幅變動外,其主流長度由民國六十七年至八十三年有明顯加長的情況亦屬不同年份的製圖差異(圖4-2)。紅水仙溪則在下游處,地勢較開闊緣故,河道開始有幅度約一百公尺之擺動(圖4-3標號1處),在中游部份近四十公尺的位置河道擺動,受限於民國十四年比例尺五萬分之一地形圖誤差約有五十公尺,僅提供為參考用。

台地西側部份,可發現觀音坑溪的上游河道的變動頻繁,兩源頭及部分支流匯流處自民國十四年以來有明顯的變動(圖4-4標號1、2處),河道位置變動最大量約六十公尺,主流長度亦有增長的現象。水礁寮溪則因為中山高速公路的興建,自民國十四年至六十七年,中游河道位置變動最大量有一百餘公尺(圖4-5標號1、2處),但仍屬河流於平坦溪谷中的擺動。而自中山高速公路完工後,水礁寮溪主流位置便趨穩定,河道已無明顯擺動情形。

南崁溪為林口台地南側流域範圍相當廣泛的一條大溪,但因為地表受到人為開發的影響,由圖4-6可見自民國六十七年至八十三年,兩南崁溪源頭退縮達1600公尺與900公尺(標號1、2處)。而在標號3處可見南崁溪明顯的改道情形,主流位置東移約250公尺,河道中、下游亦可見平坦溪谷中擺動之現象。至於標號4的河道改道,乃是該處興建了污水處理處之故。

台地西側有許多近乎平行的溪溝,流域較大者為坑子溪及大坑溪。坑子溪源頭因已靠近林口新市鎮,受人為開發影響,源頭自民國六十七年以年亦退縮近630公尺。而在中游支流與主流匯流處(圖4-7標號1處)向南移動一百餘公尺,至下游因為地勢平坦,河道變動情形於是明顯可見(圖4-7標號2處);相同的情形於大坑溪中、下游亦可見,均是變動量約一百公尺的河道擺動,受地表人為開發影響導致源頭退縮約580公尺。

圖4-14-24-3三個年份的河道變遷圖可發現研究區北側六條河流從民國十四年至八十三年間主流長度均有明顯的加長,經與像片基本圖比對後,屬製圖時的差異,並不能確實的代表河流主流長度的變化。而欲獲得河流源頭位置變遷的情形,需由解析製圖儀於航照立體對上測繪而得。至於在研究區西、南、東側的河道,部份因為受到林口新市鎮開發影響,主流長度或多或少都有縮短的跡像,此不屬於像片基本圖製圖的差異,為可確定的河流源頭退縮。

4.2.2 河流源頭區地形變遷情形

為了解本研究區各河流源頭區地形是否有因為向源侵蝕而產生明顯變化的情形,吾人先針對紅水仙溪及嘉寶溪源頭的地形等高線進行數化工作,期望能藉由不同年份的像片基本圖之間的比較獲得一絲端倪。數化過程中所採用的影像為民國六十七年及八十三年這兩個年份的五千分之一比例尺像片基本圖,所獲得的變化情形如圖4-8圖4-9所示。

在紅水仙溪部份,其源頭分為兩處,一處發源於歐鄉別墅北側,另一處發源於林口國小北側。此兩處的地形於這十七年中並無因向源侵蝕所產生的明顯變化,只有源頭區附近,在標號1處,於民國八十三年因已有人工挖掘的魚池,使得該處地形等高線與民國六十七年的地形等高線有著明顯差別。至於離源頭區較遠處,如標號2處等高線的變化乃是這十七年中有一小支流侵蝕而造成。

寶斗溪部份,其源頭位於林口鄉第二公墓的西南側,整個源頭區地形於這十七年內亦沒有因向源侵蝕所造成的明顯變化。唯有標號1處因於民國八十三年時已有數棟機械公司的廠房建成,人工開挖的結果使得本處的地形產生明顯的變化,由圖4-9可知225公尺等高線因地勢平坦而西移了近三百公尺。其他如標號2、標號3處等高線的變化乃是因為寶斗溪河道小幅擺動所造成。

研究中,如欲獲得整研究區侵蝕溝源頭地形變化情形,可對林口台地地區不同年份的各個河流源頭區地形等高線進行數化。最後對全區各河流源頭區地形進行仔細的比對,獲得的資料精度依據台灣地區基本圖測製管理規則將可達2.5公尺。但針對某些較細微的地形變遷則非僅用數化地形等高線的手段即可獲得,這時便必須藉由解析立體製圖儀測繪來進行變遷研究(附錄C)。因此,本研究針對紅水仙溪及林口溪的源頭區,先以人工於立體鏡下進行航照判釋,篩選出民國67年至85年來地形變化處,接著於解析製圖儀上進行該區的數值地形模型(DTM)測繪,所獲得的2公尺網格DTM可提供較精確的地形變遷資料。

由本研究所數化的網格間距2公尺DTM配合原農航所網格間距40公尺DTM,重繪出紅水仙溪源頭區地形等高線圖如圖4-10所示。可明顯發現紅水仙溪源頭區,也就是位於醒吾商專東方,於民國八十五年時已有明顯的人工填方,經由解析製圖儀所測繪出民國六十七年及民國八十五年的數值地形模型比較,填方的體積約51,122立方公尺。此人工填方的動作,或許可視為紅水仙溪源頭具有向源侵蝕現象之佐証。

在林口溪的源頭部份,因為自民國八十三年起林口工業區的開發,使得源頭區有大規模的建築以及部份的回填,為了解其變化情形,亦以解析製圖儀針對林口溪立體對進行測繪。其源頭區地形等高線分佈如圖4-11所示,圖上所標示源頭位置乃是於航照上判釋,河道的終點,植被開始生長的位置。經由民國六十七年及八十五年的數值地形模型比較,發現有約59,292立方公尺的人工填方,但為建築工地整地時填平溪谷所致。

 

4.3成因探討

經本研究由像片基本圖、地形圖及正射航照來數化林口台地不同年份之河道位置,並輔於解析製圖儀測繪出數值地形模型,比較得出各河道從民國14年至民國83年間位置的變化及河流源頭地形的變化。由於民國14年地形圖之比例尺為五萬分之一,於地理資訊系統中數化時,誤差1mm相當於地面50公尺;像片基本圖比例尺為五千分之一,其中1mm誤差相當於地面5公尺。因此以數化後之民國14年地形圖與民國67年及83年像片基本圖相互套疊進行河道變遷比較時,變動範圍小於50公尺者,可視為製圖時的誤差。而本研究中,經由解析製圖儀所測繪出之數值地形模型,其精度達1公尺(附錄C),足勘進行河流源頭地形變化研究。

綜觀來說,林口台地上的河流均有擺動之情形,但這些河道的變動均在溪谷底部平坦的沖積面上擺動,並沒有發現於攻擊坡有劇烈淘蝕河岸的現象。在侵蝕溝源頭的變化部份,林口台地偏北側的河流可見明顯向源侵蝕之情形,如位於醒吾商專旁的紅水仙溪源頭,因為向源侵蝕之作用,必須以人工回填的方式以避免108號縣道的坍塌。而在台地另三側之河流,有些河流的源頭區因為靠近都市區緣故,上游甚至是已深入都市,人為開發劇烈,建築時的整地、對河溝填平等動作均使得河流的主流長度縮短,當然,向源侵蝕之情形便不易看見。如林口溪源頭因靠近林口工業區,工業區開發時的整地使得源頭區溪谷有部分被填平,也導致林口溪源頭的退縮。另外一方面,整個林口台地上高爾夫球場的分佈眾多,這些球場常圍繞著河流主流或支流來興建,對河溝填平的動作亦履見不鮮,除了影響河川地的水土保持外,亦可能影響\河流地形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