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計畫摘要 / 計畫簡介 / 基本資料 / 海岸變遷 / 溝谷變遷 / 崩塌狀況 / 山坡穩定 ]

[ 復原策略 / 工程技術 / 填土方案 / 結論建議 / 參考文獻 / 虛擬實境 / 相關網站 / 附錄 ]


 

第一章 緒論

1.1 計畫緣起

林口台地歷經自然的演變及多年來的開發,在台地的邊緣及侵蝕溝中,山崩及土石流時有所聞。在鄰接的海岸,近年來也有遭到侵蝕及海岸線退縮的報導。若欲在此自然環境上較為敏感的地區堆置剩餘土方,吾人必須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現況及變遷暨環境與工程的相互影響有所瞭解,期使工程作業對環境衝擊減至最小。若有可能的話,藉由適當的土方堆置,是否能改善當地侵蝕溝及陡坡的安定性?若堆置在海岸及淺灘地帶,是否能阻止海岸線後退?此皆有待深入的探討。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以下簡稱工程會)為瞭解林口台地及其鄰接海岸做為大台北地區民間及公共工程剩餘土方堆置場所之可能性,擬蒐集地形地質及歷年變遷之相關基本資料,釐清台地西北側侵蝕溝及鄰接海岸的地形演變,並探討土方堆置對於地貌發育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央大學)經初步瞭解後,認為現有資料已可供分析及評估之用,爰接受委託研究此區地形的變遷及探討地貌復原的可行性。

 

1.2 工作範圍

本研究所謂的「林口台地」是指地形上界定的林口台地及其東北角鄰接的觀音火山。其範圍包括了:(1)台北縣林口鄉及八里鄉的全部、五股鄉及泰山鄉的大部份暨新莊市的一小部份;(2)桃園縣龜山鄉的絕大部份、蘆竹鄉的一部份及桃園市的一小部份。研究區範圍如圖1-1所示。

本計畫研究內容如下:

  1. 建立林口台地自然環境現況背景資料。
  2. 藉由林口台地及其鄰接海岸歷年地形變遷的計量分析來瞭解地貌演變的趨勢,並探討影響地形變遷的自然及人為因素,以做為將來穩定地形變化的處理依據。
  3. 探討在侵蝕溝堆置土方的技術可行性,並做初步之概念規劃。

 

1.3 資料蒐集

蒐集研究區地形、地質、氣象、水文、海象、地震等自然基本資料及交通、土地利用、大台北地區剩餘土方等開發現況資料。特別著重於歷年變化及災害資料之蒐集。茲將本計畫已蒐集的資料分述如後:

(1) 台灣40公尺網格數值地形,台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

(2) 台灣鄰近海域1分網格數值地形,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3) 淡水河口及鄰近海域實測水深資料,台灣海洋大學海洋學系。

(4) 林口台地鄰近海域歷年水深觀測資料,台灣省水利處第十工程處。

(5) 林口台地民國37年航空照片,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

(6) 林口台地民國67、71、81及85年航空照片,台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

(7) 林口台地民國67、73及84年五千分之一相片基本圖,台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

(8) 林口台地民國14年五萬分之一地形圖,總督府資產局。

(9) 林口台地民國80年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內政部。

(10) 林口台地民國80年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內政部。

(11) 林口台地民國61年陸地衛星影像。

(12) 林口台地民國77年陸地衛星影像。

(13) 林口台地民國83年SPOT衛星影像。

(14) 林口台地歷年降雨量資料,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5) 台灣地區1900-1996年地震目錄資料,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6) 竹圍站潮位資料,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7) 淡水站及竹圍站潮位資料,台灣省水利處。

(18) 林口台地相關研究報告,詳參考文獻。

歷年航空照片的涵蓋圖詳如圖1-2A[民國38年]、圖1-2B[民國67年]、圖1-2C[民國71年]、圖1-2D[民國81年]、圖1-2E[民國85年]、。

1.4 研究方法及步驟

本計畫將以下列方法逐一進行:

(1) 衛星影像及航空照片判釋:利用不同時期的衛星影像及航空片判釋地形暨地貌特徵與變化。

(2) 野外查證:影像及航照判釋結果必須在野外查證確認。地形變遷現象亦可在當地查訪,獲取寶貴資訊。

(3) 座標控制及數化:航空照片必須設法取得地面控制點,並在航測製圖儀下組成立體像對及進行數化。早期的衛星影像亦須取得地面控制點以進行幾何校正。

(4) 海岸線潮位校正:海岸線的實際位置隨潮位而變,為比較歷年海岸線的變化,均校正至平均海水面。

(5) 地理資訊系統建立:以 MapInfo地理資訊系統建立林口地區自然基本資料庫。各種原始資料及衍生資料均納入資料庫管理,以方便進一步分析之用。

(6) 地圖套疊及變遷分析:精確數化而得的歷年地形資料,可以所建立之地理資訊系統來作套疊分析,以找出海岸線的變化或崩塌範圍的遷移。

(7) 影響因子分析:影響海岸線變化的因子可包括海流變化、河川輸沙量變化及人為因素等。誘發山崩的主要因子可包括坡度、坡向、土壤性質、基岩深度、基岩構造、地下水位、河岸侵蝕及向源侵蝕等。由各不同點的地形變化資料進行多變量分析,以找出主要影響因子及其權重分配。

(8) 山坡穩定性評估:得出影響因子的權重分配後,以不安定指數法評估穩定性,並繪製山崩潛感圖。

(9) 地貌復原策略探討:當找出地形變遷的原因及其影響因子後,吾人即可對減緩地形變動及地貌復原進行策略探討。期能找出數種可行的策略,供進一步研究。

(10)地貌復原方案研究:針對各侵蝕溝進行剩餘土方的堆置及邊坡保護的初步布置研究。提出數種比較方案,並說明各方案的剩餘土方堆置位置、堆置高度、堆置方式及配合措施進行,並評估其技術可行性。

(11)填土料源探討:用來堆置侵蝕溝的土料可能來自大台北地區的工程挖方,並可能有一大部份是市區地下室開挖廢棄的軟泥,本研究將在工程會的協助下對於土料來源及其性質進行瞭解,俾進行堆置土料混合及改善的方案研究,以做成適當的建議。

(12)初步水理分析:對於每一處侵蝕溝的各堆置方案,進行集水區的地表逕流量計算及地下水出水量估計,以做為地表及地下排水的規劃依據。

(13)填土區山坡穩定分析:分析填方本身及四周山坡的穩定性,以做為邊坡穩定及填土工程規劃的依據。

(14)地貌復原分年實施計畫:按可行性評估結果及各侵蝕溝的特性,建議土方堆置地點的優先順序。供後續規劃研究做分年實施計畫的依據。

(15)網際網路網站建立:本研究工作所建立的資料及衍生資料、圖形、表格及說明等均建置於中央大學工程地質與防災科技研究室的網站 (http://gis.geo.ncu.edu.tw),提供各界查詢及利用。

(16)報告撰寫。

本計畫於民國86年8月1日開始執行,於民國87年5月31日完成。